鱸板魚做法?鱸魚又稱花鱸、寨花、鱸板、四肋魚等,俗稱鱸鮫,鱸魚,體長側扁,下頜長于上頜,肉堅實呈蒜瓣狀,魚鰾可制魚肚,常清蒸食用。鱸魚肉質潔白肥嫩,細刺少、無腥味,味極鮮美,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可入藥,那么,鱸板魚做法?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清蒸鱸魚
一、食材:鱸魚1條、姜絲10克、蔥絲5克、鹽2克、料酒15毫升、干辣椒絲2克、蒸魚鼓油 20毫升
二、清蒸鱸魚的做法步驟
1、鱸魚腹部開刀。
2、用鹽、料酒分別均勻涂抹鱸魚。
3、盤底放姜絲,放上鱸魚。
4、鱸魚表面在撒上姜絲。
5、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上汽。
6、放入鱸魚整6分鐘。
7、取出后撒上干辣椒絲、蔥絲、蒸魚鼓油、澆熱油即可。
8、成品圖。
三、清蒸鱸魚的烹飪技巧
1、將魚從魚肚處剖開再蒸,是處理肉質較厚的魚的好方法,保證6分鐘蒸熟;如果不剖開直接平蒸,就要多蒸幾分鐘了,魚肉就不會那么嫩;切記,蒸鍋上汽后再放魚;始終保持大火。
2、蒸魚豉油是調味的關鍵,一般超市都能買到,實在沒有可以用醬油代替。
3、蒸魚之前用鹽和料酒涂抹鱸魚,是為了讓魚更有滋味。
鱸魚又稱花鱸、寨花、鱸板、四肋魚等,俗稱鱸鮫,鱸魚,體長側扁,下頜長于上頜,肉堅實呈蒜瓣狀,魚鰾可制魚肚,常清蒸食用。
鱸魚肉質潔白肥嫩,細刺少、無腥味,味極鮮美,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可入藥,是一種極其珍貴的補品。
體無鱗,散具顆粒狀和細刺狀皮突,無骨板。頭部無鱗。各鰭均無鱗。側線幾平直,略上側位,伸達尾鰭基底。
背鰭連續,起點位于鰓蓋骨后緣稍后上方;鰭棘部較短小,胸鰭寬大,腹鰭短小,尾鰭截形,微凸。
體腔中大,腹膜淺灰色。胃囊狀,壁厚。腸短于體長,盤曲2次。幽門盲囊6個。無鰾。體黃褐色,具斑紋和斑點。吻側、眼下、眼間隔和頭側具褐色條紋。鰓蓋膜橘紅色。體側在背鰭第二至第四鰭棘下方具1條紋,伸達鰓孔上角,背鰭第五至第九鰭條下方和最后鰭條下方以及尾鰭基底各具2橫紋。背鰭鰭條部,臀鰭、胸鰭和尾鰭具多條點列橫紋。臀鰭橘紅色。腹鰭白色,無斑紋。
鱸魚做法大全
菊花鱸魚的做法
材料:
鱸魚1條1000克,花生油500克 (約耗150克)
干淀粉100克,番茄醬50克,芥藍菜葉2葉,香醋15克,濕淀粉10克,味精2.5克
白糖50克,精鹽1.5克,肉清湯75克
做法:
1. 將鱸魚去鱗,剁掉頭尾,掏去內臟,洗凈后剖成兩片,剔去脊骨、肋骨。在魚肉面用直刀剞上1厘米寬距、0.33厘米深的花刀,再用斜刀橫剞1厘米寬距、3成切斷1塊菊花鱸魚坯,按此法共切10塊。
2. 芥藍菜葉洗凈,剪成菊花葉狀,下沸水鍋氽熟取出。肉清湯、精鹽、香醋、白糖、番茄醬、味精、濕淀粉兌成鹵汁。
3. 炒鍋置旺火,下入花生油,燒至七成熱,將鱸魚生坯用干淀粉抓勻后下鍋,炸2分鐘至魚塊卷成菊花形時,用漏勺輕輕撈起,瀝干油后盛入盤中,再飾配菊花葉形芥藍菜葉。
4. 鍋中留底油約50克,放回旺火燒熱,倒入鹵汁煮沸芡勻,起鍋淋于菊花鱸魚上即成。
======
錢江鱸魚的做法
--------------------------------------------------------------------------------
【原料】
鱸魚一條(重約750克)。 熟火腿10克、熟筍片25克。
蒸鱸魚、紅燒鱸魚。
別名:鱸花、鱸板、鱸子魚、寨花、四腮魚、魯魚、花糜。
適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適宜貧血、頭暈、水腫患者,胎動不安孕婦。
鱸魚又稱花鱸、寨花、鱸板、四肋魚等,俗稱鱸鮫,與長江鰣魚、太湖銀魚并稱為“四大名魚”之一。
鱸魚主產于遼寧大東溝、旅大、營口,河北秦皇島,天津北塘,山東羊角溝、煙臺、石島、青島,但以北塘產的品質最好,產期在3~8月間,立秋前后產的品質最好。
鱸魚體扁側而長,背厚,肚小,口大,下頜長于上頜,鰓蓋骨后緣有細鋸齒,體背為青灰色,腹為白色,背和背鰭上有小黑斑點,鱗小,背鰭兩個,稍分離。
前背鰭為硬棘,后背鰭為較條,尾鰭叉形,鱸魚肉堅實呈蒜瓣狀,刺少,味鮮美,也是西餐常用魚之一。鱸魚鰾可制魚肚。
鱸魚能夠益腎安胎、健脾補氣,可治胎動不安、生產少乳等癥。孕媽咪吃鱸魚既容易消化,又能防治水腫、貧血頭暈等癥狀。
新鮮鱸魚體的背部呈灰色,兩側及腹部銀灰,體側上部及背鰭有黑色斑點,斑點隨年齡的增長而減少。次鮮魚的眼下塌,眼球發渾。
鱸魚肉質潔白肥嫩,細刺少、無腥味,味極鮮美,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可入藥,是一種極其珍貴的補品。
以上就是鱸板魚做法的全部內容,鱸魚700克、金針菇、杏鮑菇、冬筍、生姜、小蔥 先把生姜切片,小蔥切末,鱸魚魚頭切下,沿著魚龍骨片下兩側魚肉,把魚尾切下和魚頭放在一起備用,魚肉的肋骨片下,魚肉片成魚肉,魚骨斬成小段清洗干凈 熱鍋倒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