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籠包子的做法?1.醒發面團 先將酵母和溫水融化在一起糖也可以放入,然后把溫水一點一點的倒入裝有面粉的盆中,其中化開的酵母水一并放入加入點鹽調味,有一個秘訣是在面粉中加入豬油可以讓醒發的包子更蓬松潔白。那么,小籠包子的做法?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小籠包的做法大全
小籠包是包子中的一種,是一種國民早餐,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小籠包的做法大全,歡迎閱讀!
小籠包的做法大全蔥香大肉小籠包
做法:
1.面粉慢慢地加入開水,邊加邊用筷子攪拌直至面粉全部呈雪花狀。
2.稍晾至不燙手后用手揉搓成面團。
3.開始制作包子餡。小香蔥、生姜和五花肉一起剁成泥。
4.加入十三香粉。
5.加適量食鹽。
6.加適量蠔油充分攪拌均勻,包子餡就拌好了。
7.揉好的面團分出一小塊來揉光,搓成粗細均勻的條狀。
8.分切成合適大小的劑子。
9.劑子上撒少量面粉,用手掌壓扁,搟成中心略厚邊緣略薄的圓片。
10.取一個面片放在左手心,在面片中心位置放入肉餡,隨意在一處把包子皮捏出一個摺子來。
11.大拇指固定在摺子的一頭不動,用食指朝這個摺子處不停地捏出寬窄相同的小摺子來。
12.收口,把最后的收口處與包子皮的摺皺處捏緊。
13.如此包好所有的包子,蒸鍋水燒開后入蒸籠大火蒸十五分鐘即可出鍋。
14.少許小香蔥葉和香菜切碎,油潑辣子和香醋調成汁子,蘸食,過癮非凡哪!
糯米飯小籠包
做法:
1.糯米飯(可用普通米飯代替)
2.香菜、青瓜、火腿、蔥、熟蝦仁、紅椒全部切小粒
3.調味料
4.糯米飯先加入調味料拌均勻,再加入所有配料
5.全材料抓成飯團(用糯米飯比較粘手,可裝入保鮮袋再抓成飯團)
6.把餃子皮用面粉棍研薄一點,放上飯團
7.做成小籠包的形狀
8.放入蒸鍋中,大火蒸6分鐘左右
9.吃的時候,如吃小籠包一樣,可蘸點任何你喜歡的醬料
極品雞汁生煎包
做法:
將雞爪清理干凈后,取一大湯煲,注入大半鍋水,煮沸后下入雞爪、姜片、料酒、鹽,再次煮沸后轉小火,慢燉2小時,至湯汁濃稠,水份收至一半時關火。
發面小籠包要做到有嚼勁又松軟,掌握面的醒發程度時關鍵,餡鮮咸湯汁油旺可是相當誘人,這就是包子幾千年的生存法則。
1、一發的掌握。我們用簡單的酵母發酵法來做。500克雪花粉,300克溫水放6克酵母化開激活,發次倒入面粉中拌勻,先和成面團,稍醒一會后,加溶化的精練豬油10克,一起揉到面團外表光滑內部細膩,進行一次發酵,這點是問答關鍵之一,發酵到是原面團0.5倍就可以了,這叫半發面,拿出放案板上直接分劑搟成放上餡包包子。
2、做餡。排酸五花肉500克去皮,切成碎粒,放姜汁3克蔥汁10克,加醬油花椒面、香辛料5克、鹽11克、雞精10克先拌勻,分次加入高湯250克,順同方向攪拌100下,最后加入混合香油80克、香油5克放冷藏室。此時用200克蔥白切碎加入20克混合香油。包包子時把肉餡與蔥拌在一起。
3、二發的掌握。包好包子放發酵箱中發酵,時間大概15分鐘左右,標準包子略有增大,面皮松軟時,放鍋中大火蒸,蒸氣出來1分鐘前,包子在不斷發酵增大,蒸8分鐘既可。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包子皮30克左右,餡35克左右,所以蒸8分鐘,時間長了,反而面皮顯老。
一、調餡兒
主料:豬肉 配料:食鹽、味精、白糖、料酒、小磨香油、姜末、雞湯
拌餡兒時要攪拌均勻,還要把餡兒往盆里摔,其間要加三遍雞湯。
二、和面
面+水,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呵呵。然后要用勁揉,三光要領:手光、面光、盆光。
揉好的面要“晌”一下,(晌,也就是靜放一會兒)
摔面,其作用是使包子皮更筋,口感更好。揉揉、摔摔之后,面就算準備好了。
三、搟皮兒
揪襟兒,也就是把面揪成大小均勻的面揪揪
按成片兒狀
搟成圓形,皮兒要薄,且均勻
四、包包子
餡兒少了不好吃,餡兒多了包不住。您看清楚嘍,這么多才正好。
五、蒸
水開后,上鍋蒸13~15分鐘,包子就熟了。剛蒸好的包子提起來象燈籠,放下去象菊花。
熱氣散了以后,包子皮會變硬,這時候提起來就不象燈籠了。不過,平放的時候還是蠻象菊花的。
六、最后一道工序----吃
吃開封的灌湯小籠包子也要遵守操作規范,不然燙壞了可表怪我
輕輕提,慢慢移;
先開窗,再喝湯;
一口悶,滿口香!
開窗,就是先把皮兒咬開個口兒
把包子里的湯吸出來喝,如果包子熱,別忘了先吹吹
粉500克、豬夾心肉500克、豬皮凍200克
調味料
鹽0.25克、糖0.75克、味精0.25克、醬油0.1克、淋油0.1克、姜末10克、胡椒粉少許、黃酒0.5克
做法
1、將夾心肉剁成末,皮凍切丁,加調味拌勻,制成餡心;
2、面粉加冷水,揉擦成團搓成條,下劑,搟成邊薄底略厚的皮子,包入餡心,捏成包子形;
3、上籠用旺火蒸約8分鐘,見包子呈玉色,底不粘手即熟。
小籠包子的做法
小籠包的外形就像是縮小版的包子,它的外觀很是小巧精致,口味也是非常鮮美的,所以非常受到人們的歡迎。小籠包的做法其實是很有講究的,朋友們想知道小籠包子怎么做嗎?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小籠包子的做法。
做法一
材料
中筋面團100克、燙面團50克、豬肉餡150克、蔥、姜各10克。
調味料A料
鹽1/3小匙糖、麻油、胡椒粉各1/4小匙。
調味料B料
面粉1小匙、糖、鹽、小蘇打各1/4小匙。
做法
1.將事先準備好的蔥、姜清洗干凈,然后切成碎末,放入碗中,加豬肉餡,先倒入1/4杯水拌一下,再倒入1/4杯水,待拌至肉泥有彈性,最后加入A料調勻成肉餡。
2.然后在燙面團和中筋面團充分的混合均勻,加入調味料B料及1/3小匙油揉勻,搓成長條形,均分為10等份搟平包入1大匙肉餡包裹好,并在底部抹上一層油,放入墊有濕布的蒸籠,先發酵20分鐘,再以大火蒸6分鐘,即可取出。
做法二
材料
豬皮凍,豬肉,面粉,醬油,鹽,油。
小籠包,在江浙滬又叫小籠饅頭,起源于北宋時期的開封灌湯包,南宋時傳入江南,并被發揚光大,形成多種餡料多種口味,成為江南地區的一道傳統特色小吃。小籠包一籠10個包子,個小皮薄汁多餡足,一口一個,比起大包子,小籠包更受歡迎。
小籠包的制作
①制作皮凍,在肉餡里加入肉皮凍是小籠包湯多汁濃的關鍵,雖然制作皮凍是整個流程最費時間的,但沒有皮凍的小籠包是沒有靈魂的小籠包;新鮮豬皮洗凈,放入沸水中汆5分鐘,撈出稍微放涼,用刀刮去內側多余肥脂及表面殘留的豬毛和雜質,沖洗干凈后,將豬皮切成絲,鍋中注水適量清水,放入皮絲,加入料酒、兩三片姜,大火燒開改小火燜煮1個小時,過濾去皮渣和姜片,把湯汁倒入保鮮盒,放涼后放冰箱保鮮層冷凍一個小時,讓湯汁完全凝固成果凍樣;
②制作餡料,老姜去皮洗凈,蔥切段,放入攪拌機,加入適量水,打成汁,用過濾網濾去蔥姜殘渣,潷出湯汁待用;選肥瘦相間的新鮮豬腿肉,洗凈瀝干水份,切成片再切成條再切成丁再剁成肉糜,把肉糜放入盆中,加入料酒、白糖、鹽、胡椒粉,用筷子順時間攪拌均勻,倒入蔥姜汁,繼續順時間不停攪拌,直至上勁,滴上幾滴香油,攪拌均勻;
③和面制皮,選用雪花粉和面,蒸出來的小籠包皮薄如紙,晶瑩剔透,雪花粉倒入盆中,用30℃的溫水緩緩倒入,并用筷子順時間攪拌成絮,再用手反復搓揉至面團光滑不粘手,覆上保鮮膜,餳上10分鐘,餳好后取出,在案板上撒一層干粉,將面團搓成粗細均勻的長條狀,再用刀把長條切成一個個小面團,再用搟面杖把小面團搟成中間稍厚外圈薄的圓形面皮;
④包餡,取出冰箱里的皮凍,倒扣在案板上,切成小塊,拿一張面皮,攤在手掌上方,用筷子把肉餡放在面皮中間,再放入一塊皮凍,微微壓實,雙手分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面皮邊緣,托住面皮的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向外,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向內,將面皮的邊緣壓出一個皺褶,沿著皺褶的方面,旋轉的捏出下一個個皺褶,直至餡料全部封在面皮里面;
⑤蒸制,小籠屜鋪上一塊浸泡給熱水的紗布,根據籠屜大小均勻的擺放小籠包,注意保持好空隙,讓每個小籠包都能均勻受熱,蒸鍋注水燒開,放上小籠屜,蒸上5分鐘,即可。
以上就是小籠包子的做法的全部內容,1、 將蝦去頭,留最后一節帶殼蝦尾,其它部分去殼切小丁。2、 肉沫、肥膘肉沫加入各種調味料攪打均勻,加入切小丁的蝦調勻,入冰箱冷藏待用。3、 面粉加入40-45克水調成面團,蓋上濕布醒5-10分鐘,搓長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