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把的做法?迷你掃把的做法如下:/原料:吸管、剪刀、膠水。1、將吸管剪成均勻的小段。2、接著將小段吸管下端剪成流蘇狀。3、將小段吸管粘貼起來。4、在吸管上端共同貼一根小吸管。5、最后插上一根長吸管,手工掃把就做好了。那么,掃把的做法?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竹掃帚的制作步驟如下:
1.將竹丫用刀砍成下圖所示的大小,分為兩種,一種竹丫短一點密一點,一種長一點。
2.準備一堆火,將上面準備好的竹丫放在火上烤,不斷來回烤,一直烤到竹葉顏色變焦。
3.將烤過的竹丫放在板凳上雙手搓揉,去除竹葉。
4.將竹梢用鋸子鋸斷,長度大約1米6左右,然后在較細的一段鉆孔,并且插進一根竹銷。
5.先將短而細的竹丫均勻放在竹銷的兩面,用鐵絲扎緊。
6.然后再將較長的竹丫均勻的鋪放在竹銷上,再次用鐵絲捆好,一把竹掃帚就制作好了。
農村手工掃帚做法:首先準備好幾小捆荊條和一根木棍等。
首先準備好幾小捆荊條和一根木棍。然后用木棍上的尼龍繩將若干捆荊條依次綁上。綁好后將荊條沿著木棍底端圍成圓圈。接著用尼龍繩將圍好的荊條固定牢。固定期間用繩子上的梭子在每捆荊條間穿梭勒緊。
掃帚是掃地除塵的,多用竹枝扎成,比笤帚大,源于中國。最早是用雞毛做的,由于使用的雞毛太軟,同時又不耐磨損,少康即換上竹條、草等為原料,把撣子改制成了耐用的掃帚。另也指蔾科植物地膚的別名。
掃帚簡介:
歐洲、亞洲以及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區,廣泛應用一種用高粱稈做的掃帚。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為了發展農業提倡種高粱,于是,高粱的栽植遍及美國。
有一天,哈得里的一個老農夫需要一把新掃帚,他砍些高粱稈,用繩子扎了一個,既耐用又好用,于是大家爭先效仿,開始用高粱掃帚,從而使美國出現了高粱掃帚制造業。直到現在,掃帚仍在應用。許多功能則已被吸塵器代替。
凡扎小頭或大頭的管帚均用散穗的高粱糜子,將其籽粒摔凈,去掉葉鞘及箭桿下面的節,然后把中散穗同直千穗(中間有硬芯)分開,挑出中散穗的糜子,在扎笤帚時做外皮,直千的糜子做骨架用。
掃帚的做法如下:
1.準備笤帚材料
凡扎小頭或大頭的笤帚均用散穗的高粱糜子,將其籽粒摔凈,去掉葉鞘及箭桿下面的節,然后把中散穗同直桿穗(中間有硬芯)分開,挑出中散穗的糜子,在扎笤帚時做外皮,直桿的糜子做骨架用。然后把挑選好的外皮用的中散穗箭稈用手工刀剖成兩半。
將準備作笤帚芯的直桿穗的箭稈從穗頭根部切掉,切掉的箭稈可留作串蓋簾用,笤帚把的中間可用一般秫秸充填。再將整理后的糜子平鋪在硬實的地面上,用石磙子碾壓,壓軟為止。再將糜子用水濕潤(將糜子放在盛水的缸中或撣水、沾水),濕潤時間約1小時左右。
2.準備制作笤帚
準備好扎結笤帚的用具。做一把笤帚需要糜子0.5公斤、鐵絲700克。取一根長四米、粗3~5毫米的油鋼絲繩,將其一端系在屋內的一個往腳或門框上,另一端系在走桿中部。
走桿后面一端系一條寬7-10厘米、長80-90厘米的膠板帶,另一端是可掛可摘的環勾與走桿一端相連。在扎笤帚時,將走桿帶系在腰上,取3~4棵芯糜子,再拿4根皮糜子,夾一根作秸,用油鋼絲勒緊,壓入22-25號鐵絲勒第一道,每道繞兩圈鐵絲。
第二道拿4根芯糜子、2根皮糜子、1根秫秸,續在第一道后邊,勒法和第一道相同。第三、四道同上。第五道即最后一道拿4根皮糜子、1根秫秸、兩邊各加四根皮糜子,勒兩圈,然后向上每隔3~5厘米勒一道。
扎掃把要用到:竹枝、鉗子、鐵絲,教程如下:
方法一:
1、割回來的芒草都有皮,把皮去掉就可以制作了。
2、首先又把芒草前端對平整,綁一小把大概在20根左右也可以根據自己添加大小。
3、綁好的芒草小把就可以制作了。
4、拿一小捆在把另外一小捆放中間里面,用芒草的皮綁牢固就可以了。
5、按以上步驟一小捆一小捆的添加就可以了。
6、添加到五小捆一把掃把就形成了,也可以用四小捆根據自己添加掃把大小。
7、綁好的掃把會有多余的芒草,用一把小刀割掉、一把完整的掃把就形成了、是不是很簡單啊!
方法二:
1、第一步,挑選出合適的竹枝。
2、第二步,在竹枝上添加上一些有竹葉的竹枝。
3、第三步,將竹枝壓在機器上。
4、第四步,將多余的竹枝枝干切掉。
5、第五步,在相應的位置上綁上鐵絲。
6、第六步,竹掃帚就做好了。
方法三:
1、雙腳蹬在自制的勒子上,纏著綁帶,中間的繩子纏在掃帚把上,兩頭一使勁,掃帚把就被勒緊了,借雙著這股勁,趕緊綁好。
2、扎掃帚是由下而上,由掃帚頭到掃帚柄,一步一步扎起來的,每綁一道塑料繩,其繩頭被塞在掃帚柄子里面,外表上看不出來。
3、農村曬谷掃地,離不開扎竹枝掃帚,但是竹丫上的葉片一般需要人工摘掉,費工不少。
4、向大家介紹一種巧除竹葉的好方法:先把鮮竹枝砍下,攤開,用適量的食鹽兌水后,噴灑在竹葉上,再投入飼養草魚的池塘中,只須一夜時間,竹丫枝上的竹葉,就會被草魚吃個精光。
大竹掃把的制作方法如下:
1、首先我們要到竹林里面尋找一根大小合適的竹子,一般我們都找比較粗大的竹子,因為粗高粗大的竹子上面的竹子更長,做掃把更好。
2、然后我們將竹子上面的竹枝都清理下來,紛紛的放成一塊。
3、接著將這個竹子上面的竹葉都進行清理干凈或者等它自然掉落。
4、等待上面的竹葉都掉了時,我們就將這些竹子都放成一塊,并將下部分的小竹子用手除掉。
5、然后我們就用鐵絲將這個掃把都紛紛的扎起來,用老虎鉗扎成一節一節的。
6、最后用鐵絲將它扎緊,一個又美掃起來又快的竹掃把就出來了。
掃把是家庭、工作中最為常見的生活。掃把的發明也是人類歷史上一項偉大的創舉,對人類的健康生活和家庭保潔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掃把也是風水神物:“風水掃把”;代表能掃掉一切晦氣,預示著好運即將來。
源于中國。早在四千年前的夏代,有個叫少康的人,一次偶然看見一只受傷的野雞拖著身子向前爬,爬過之處的灰塵少了許多。他想,這一定是雞毛的作用,于是抓來幾只野雞拔下毛來制成了第一把掃把。這亦是雞毛撣子的由來。
以上就是掃把的做法的全部內容,迷你掃把做法如下:1、取一根20cm的黃色玉線對折,再取一個紫色的輔助線,隨便多長,放到黃色線的對折處,在用3股彩線在對折的兩根黃線上做繞線。2、將紫色線抽出,其中一根黃線穿到孔里面。3,取一塊泡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