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餅子卷糕的做法?油餅卷糕的做法步驟 1. (在做油餅之前先把糕上鍋蒸上,看圖8-11)做油餅。我們來做燙面油餅,因為放發酵粉做的發面油餅會變硬。取一大盆將面粉倒入,可以少放一點花椒粉,也可不放;2. 燒一壺開水,那么,油餅子卷糕的做法?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主料
糯米
200克
去核紅棗
10顆
普通大米
80克
輔料
葡萄干
100克
食用油
適量
紅糖
根據用量來加
白砂糖
根據用量來加
步驟
1.第一步,將所有材料洗干凈一起放入鍋中,在放入紅糖和白砂糖還有水一起攪拌,然后開火煮熟,要煮的比較粘稠,
2.第二步,在煮粥的同時,再做油餅子,用開水燙面粉,就是做糖糕用的那種燙好的面粉,和好面,搟成比餃子皮薄一些的面皮,要搟成橢圓形的
3.第三步,將搟好的面皮下入滾燙的油鍋里,顏色稍微一變就可以取出將油控干,將炸好的油餅子落在一起用蓋子蓋上,過一會就會變軟,
4.第四步,將熬好的粘稠的糯米粥趁熱取出,帶上一次性手套,將軟軟的油餅子鋪好將糯米粥鋪在油餅子上然后卷起來,放好,同樣的方法,卷下一張,卷好涼一會就可以吃了
包粽子、炸油餅,武威人還做油餅子卷糕,在門口插柳條或者沙棗花,給小孩買或者做荷包。
大的習俗在中國北方都是一樣的,武威當然也是一樣的。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
仲夏端午,蒼龍七宿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所曰:“飛龍在天”;此時龍星既“得中”又“得正”,處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龍德顯揚。
端午節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端午節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傳統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民以食為天,特別是中國有著優美的吃食文化的國度,每逢過節都會講究吃喝的,大節大吃小節小吃,傳統的端午節吃那是少不了的,因為沒有水所以就沒有水的特色,只有厚實深重的吃食特色,南方人水靈靈的所以做出的吃食好有水靈的特點,北方人純樸深厚,做出的吃食自然帶有濃濃的鄉土風味,在北方端午節主要吃油餅子卷糕。
食材:
糯米 1000g
紅棗 50-60枚
葡萄干一把,根據喜好可多放
蕨麻 一把
蓮子 20粒
百合干
紅糖
做法步驟:
1、提前一晚上泡好糯米、紅棗、蓮子、蕨麻、葡萄干。
2、糯米、蕨麻、蓮子放少許水,上鍋蒸15分鐘。
3、鍋底放1/5大米,和步驟2中東西拌勻。
4、米飯上撒一層紅糖。
5、加入紅棗、葡萄干拌勻。
6、加水沒過米飯,喜歡吃甜的可以在上面撒點白糖。上鍋蒸1小時左右(也可用電飯鍋燜)。
7、面粉過篩,加入開水用筷子攪拌成小塊的面團。
8、面放涼后,揉成光滑面團,醒發15分鐘。
9、面團分成小劑子,搟成3mm厚的面餅。
10、放入油鍋炸至變色就可撈出。
11、炸好的油餅一半鋪上香糯的米糕。
12、餅子對折,將米糕包在餅中,就可以開吃啦。
小貼士
1、米糕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加不同的干貨(花生、桂花、百合干等等)。
2、米糕中加的紅糖,可以換成白糖,只是顏色沒這么好看,而且女人應當多吃點紅糖的,呵呵。
永昌特色小吃有羊肉墊卷子、油餅子卷糕、永昌黑瓜子、永昌釀皮、永昌肉羊、永昌卜喇子、清河水煮雞、永昌水餃、糖花子、雙灣西瓜、東灣綠蘿卜、永昌蘑菇、永昌手抓羊肉。
油餅子卷糕
油餅子卷糕是甘肅的地方特色,在其他地方很難吃到,這道風味小吃是在端午的時候吃,所以也被稱作是北方粽子。油餅子卷糕歷史悠久,吃起來油而不膩、香甜可口。它制作講究,工序也很多,糯米糕白中透紅,而油餅金黃金黃,讓人回味無窮。
羊肉墊卷子
羊肉墊卷子是永昌地區非常具有特色的一道名菜,這道菜發源地就在祁連山下的那片大草原。用的是草原上的羊羔肉,還有山丹馬場的菜子油和小麥粉,選料好。將面卷子放入肉湯里面煮,將食材放在一起燉是草原牧民們的飲食特點,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這道羊肉墊卷子。
永昌黑瓜子
永昌黑瓜子不是一般的西瓜子,而是專門的籽瓜之籽,籽瓜的主要營養都供給瓜子生長,所以本身籽瓜并沒有甜味。永昌黑瓜子顆粒大、肉厚多油,可以加工成不同口味的瓜子,深受大眾的喜愛。
永昌釀皮
釀皮是永昌地區的風味小吃,特點是酸辣可口、醇香撲鼻,四季都可以吃。
大的習俗在中國北方都是一樣的,武威當然也是一樣的。
包粽子、炸油餅,武威人還做油餅子卷糕,在門口插柳條或者沙棗花,給小孩買或者做荷包。
荷包也叫香包或香袋,是用中藥艾草、白芷、菖蒲、冰片、蒼術、雄黃、樟腦等研成細末,裝入錦囊中,利用中藥的芬芳氣味來達到驅除病菌和增加體香的作用。是一種精致美麗的工藝品,上面有繡出來的花鳥蟲魚等圖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油餅子卷糕是武威很有特色的小吃,也是最誘人的風味小吃。過去在武威有一句教育孩子注意節儉的常用話叫做:“有福不可重受,油餅子不可卷肉”。
油餅子卷糕的做法是,在用笈笈草編成的小笸籮里面先襯上艾葉,然后放一層用水泡軟了的糯米,再放一層紅棗,并灑上紅糖。如此反復,滿了以后,把兩邊的艾葉拉到中間蓋住,然后用粗棉線象編制魚網一樣把筐包住,在上面壓塊干凈的石塊,擱鍋里煮,等煮得又香又粘軟的時候。炸出薄軟的油餅,把粘糕卷至油餅當中享用。糯米糕白中透紅,而油餅金黃金黃,那么一夾,再咬一口,那個香啊,那個甜啊,真是讓你再別說這世上還有那種好吃的味了。是日,家家戶戶還要把自己做的油餅子卷糕饋贈給親朋好友,相互品嘗。
在武威的風俗中,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的門頭還要插上柳枝,以為屈原招魂和躲避瘟疫。
以上就是油餅子卷糕的做法的全部內容,1.第一步,將所有材料洗干凈一起放入鍋中,在放入紅糖和白砂糖還有水一起攪拌,然后開火煮熟,要煮的比較粘稠,2.第二步,在煮粥的同時,再做油餅子,用開水燙面粉,就是做糖糕用的那種燙好的面粉,和好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