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尾魚的做法大全?豉汁蒸叉尾魚的做法 1 魚洗凈后切塊,涂少許細鹽在表皮上,再抹上薄薄的一層生粉。2 碟度墊蔥段,鋪上魚。3 蒜頭、豆豉、切成茸,指天椒切小粒。4 濺入少許料酒,大火蒸10分鐘即可。那么,叉尾魚的做法大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釣餌,分享我的方法:用過雞腸子、雞肝、蚯蚓、蛤肉、螺螄肉。我注意到,鯰魚最喜歡吃的是臭了的雞肝、鴨肝,其次是蛤肉、螺螄肉,蚯蚓再次之。有條件的釣友可有把肝切小塊,一般我是切成1公分×1公分大小,準備粉末狀花生膚一小包,有錢的可以直接用商品料,用盆子裝切好的肝和花生麩攪拌一起,不要用力抓,攪拌好就可以直接掛餌了,你會發現這些肝塊一點都不黏手,超好用!
蒜頭焗叉尾魚
用料
蒜 11瓣
料酒 半勺
叉尾魚 1條
生抽 1勺
鹽 適量
大蔥 半根
油 1勺
生粉 1勺
步驟
1 叉尾魚洗凈切塊狀,加鹽、生粉、料酒、生抽腌半個鐘。
2 先下油煎香叉尾魚八成熟,再放蒜頭炒香它。
3 然后放切的大蔥
4 蓋上鍋蓋焗3分鐘。
5 關爐火,上碟可以吃。
小貼士
叉尾魚不要放太多油,它本身脂肪出油多,不要焗得太長,很容易變糊狀。
清蒸叉尾魚
主料
叉尾魚 :1條蒜蓉 :50豆豉 :20生姜 :適量蒸魚豉油 :適量雞粉 :適量油 :適量鹽 :適量蔥花 :少許
步驟
1 叉尾魚連骨不切斷,背后均勻劃開
2 豆豉,蒜和生姜一齊剁碎,均勻鋪在叉尾魚上
3 加入適量的油鹽和雞粉,下鍋蒸,水沸后再蒸15分鐘,出鍋放蔥花裝飾即可
個人感覺清蒸比較好,因為叉尾鮰的肉質很細嫩,蒸的時間比要一般的魚短些!和豆腐一起燒成麻辣味的也還不錯,因為它和鯰魚很像嘛!
主料
叉尾魚(一條)
調料
姜(適量)
豆豉(適量)
生抽(適量)
將魚去肚洗凈。
環切一厘米左右厚片裝盤。
將豆豉切碎放在魚上,淋上上生抽、放上姜、蒜和生油。
水開后入鍋,猛火蒸6分鐘就行了。
出鍋即可
敦哥:中山小欖人,人稱105國道食神,顧名思義,他的人生目標就是把中山105國道兩邊各個鎮區的美食都裝進他日漸豐腴的肚子里。
附贈敦哥飲食指南:誰和你一起用餐,決定了你這頓飯是否快樂,其次是寬松舒適的環境,比食物本身還重要,最后,堅持不去窮山惡水尋找并消費野生動物~
我是小雞啄米分割線
哥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是東升寧記大排檔,我要推薦的菜只有一道:蒜子火腩燜杉尾魚
這家店名不算好記,但跟我們熟悉的服務員是個“肥婆”,自然而然這里的代號就叫“肥婆”了。
剛剛來這里吃飯時,是因為這里的燒鵝好吃,也吃過一回很好吃的火腩炒蕎頭,但是燒鵝很講究出爐的時間,趕不上好時機,燒鵝出爐后擺放太久口感就會有云泥之別;火腩炒蕎頭更是季節性很強的菜色,每年只有清明前后一個月才能吃上,蕎頭這食材對火候的要求非常高,淺一點會偏生有草腥辣味,深一點就會出水變軟完全沒有脆甜的口感,每年蕎頭季節哥都會到處嘗試各個門派的火腩炒蕎頭,終究沒幾家能炒出個水平來,那次能與脆甜的蕎頭在肥婆那里相遇,只能算是一次小概率的邂逅。
依水而建,一邊吃飯還能一邊欣賞水鄉美景,也算是嶺南這類農家大排檔獨有的風情吧
杉尾魚其實是一種鯰魚,源于北美,真正大規模商業生產,是近5.6年的事,不同于體型巨大的老鼠鯰和埃及塘虱,杉尾魚肉質比較結實,皮下脂肪分布比較致密,沒有那股泥臊味,尤其是肚腩的位置,脂肪融入結實的肌肉里,是口感和味道最佳的部位。
叉尾魚主料:叉燒魚一條。輔料:料酒、白醋、生粉,番茄醬,胡椒粉。
具體做法:
1、叉尾魚剪去周邊魚皮。
2、去骨,切成正方小塊。
3、置于碗中,加入料酒、白醋、生粉,拌勻。
4、番茄去皮后切成小丁。
5、用料理機打成果湯。
6、黃油中火加熱至溶化。
7、倒入打好的番茄泥,加入。一小勺鹽,炒勻。
8、加入番茄醬炒勻。
9、至湯汁沸騰呈濃稠狀時,改大火,下入魚肉、豆腐。
1
以上就是叉尾魚的做法大全的全部內容,具體的做法可以按下列的步驟進行:叉尾魚清理內臟后切斷,放入大碗里倒入適量料酒腌一下去腥味 。鍋內倒油,油熱放入蔥段,八角,姜蒜片,辣椒段翻炒出香氣 。倒入叉尾魚段輕輕翻炒至兩面變白,別炒太久,鍋內油要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