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菜譜大全做法?1、魚香肉絲 魚香肉絲是四川的一道特色名菜,該菜品以泡辣椒、子姜、大蒜、糖和醋炒制豬里脊肉絲而成,由民國時期的一位川菜大廚所創制,相傳靈感來自泡椒肉絲。魚香肉絲其咸鮮酸甜兼備,蔥姜蒜香濃郁,那么,川菜菜譜大全做法?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以下是100道川菜菜譜大全:
1. 麻婆豆腐
2. 宮保雞丁
3. 口水雞
4. 水煮魚
5. 酸辣土豆絲
6. 清蒸魚
7. 麻辣香鍋
8. 麻辣燙
9. 酸辣湯
10. 干煸豆角
11. 魚香肉絲
12. 水煮肉片
13. 口水牛肉
14. 酸菜魚
15. 紅油抄手
16. 酸辣粉
17. 口水面
18. 麻辣兔頭
19. 麻辣小龍蝦
20. 酸菜白肉
21. 干煸牛肉絲
22. 麻辣豬肚
23. 水煮牛肉
24. 麻辣豆腐
25. 麻辣鴨血
26. 西紅柿炒雞蛋
27. 回鍋肉
28. 干煸雞丁
29. 麻辣肚絲
30. 酸菜鴨
31. 麻辣雞爪
32. 麻辣脆皮雞
33. 麻辣鴨脖
34. 干煸茄子
35. 麻辣鴨頭
36. 泡椒牛肉
37. 麻辣肥腸
38. 干煸鱔魚
39. 麻辣魚皮
40. 紅燒茄子
41. 麻辣鴨腿
42. 麻辣烤魚
43. 酸菜鴨翅
44. 干煸腐乳豆腐
45. 麻辣雞架
46. 麻辣牛肉面
47. 麻辣拌豆腐皮
48. 酸菜燉粉條
49. 干煸雞雜
50. 麻辣乳鴿
51. 麻辣豆花
52. 口水雞爪
53. 麻辣脆骨
54. 干煸黃鱔
55. 麻辣萵筍絲
56. 麻辣炒蝦
57. 酸菜豆腐湯
58. 麻辣炒螺螄
59. 麻辣鴨掌
60. 麻辣熗黃鱔
61. 干煸排骨
62. 麻辣鰻魚
63. 麻辣豆角炒肉
64. 麻辣蒜蓉蟹
65. 酸菜燉牛肉
66. 干煸蘑菇
67. 麻辣魚豆腐
68. 麻辣炒腐竹
69. 麻辣炒花蛤
70. 干煸豆腐干
71. 麻辣炒蛤蜊
72. 麻辣乳鴿煲
73. 酸菜燉鴨
74. 麻辣炒鴨腿
75. 麻辣炒毛肚
76. 干煸魷魚頭
77. 麻辣蒜泥白肉
78. 麻辣炒蒜苔
79. 麻辣豆腐煲
80. 麻辣炒腰花
81. 干煸雞絲
82. 麻辣雞皮
83. 麻辣炒鴨舌
84. 麻辣烤兔肉
85. 麻辣脆皮雞煲
86. 干煸鴨腸
87. 麻辣炒鴨腸
88. 麻辣酸辣粉
89. 酸菜燉魚頭
90. 麻辣拌粉皮
91. 麻辣炒田螺
92. 麻辣炒鴛鴦蛋
93. 麻辣炒鴨血
94. 干煸雞肝
95. 麻辣炒海帶
96. 麻辣炒雞爪飯
97. 麻辣拌粉絲
98. 麻辣炒鴨掌飯
99. 麻辣牛肉粉
100. 麻辣炒蛋炒飯
這些川菜菜譜涵蓋了各種經典的川菜菜品,供您參考和嘗試制作。
成都菜,即川菜是中國漢族傳統的四大菜系之一、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中華料理集大成者。川菜有著本土川菜與海派川菜之分,本土川菜中,四川菜系又包括川味菜肴、面點小吃、火鍋等。[11]
川菜分為三派:蓉派(上河幫)、渝派(下河幫)、鹽幫派(小河幫)。
“三派"已有定論的基礎上,規范化表述為:
上河幫川菜即以川西成都、樂山為中心地區的川菜;
小河幫川菜即以川南自貢為中心的鹽幫菜,同時包括宜賓菜、瀘州菜和內江菜。
下河幫川菜即以老川東地區達州菜、重慶菜、萬州菜為代表的江湖菜。
三者共同組成川菜三大主流地方風味流派分支菜系,代表川菜發展最高藝術水平。
川菜以取材廣泛,調味多變,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并重,以善用麻辣調味著稱,并以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郁的地方風味聞名,融會了東南西北各方的特點,博采眾家之長,善于吸收和創新。
明末清初,辣椒傳入,直至清末,風味特點逐漸定型,并在新中國成立后得到創新發展,川菜以家常菜為主,高端菜為輔,取材多為日常百味,也不乏山珍海鮮。其特點為:“善用三椒”、“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口味多變,包含魚香、家常、麻辣、紅油、蒜泥、姜汁、陳皮、芥末、純甜、怪味等24種口味。代表菜品有魚香肉絲、宮保雞丁、水煮肉片、夫妻肺片、麻婆豆腐、回鍋肉、泡椒鳳爪、燈影牛肉、口水雞、香辣蝦、麻辣雞塊、重慶火鍋、雞豆花、板栗燒雞、辣子雞等。
牛肉餡餅 叉燒雞 火鍋 復元湯
子姜鴨 乾坤蒸狗 壇子肉 火爆腰塊
樟茶鴨 金筍忌廉東星斑 麻婆豆腐 珊瑚雪花雞
丁香鴨 冬筍三黃雞 豆瓣海參 豆瓣鮮魚
樟茶鴨子 粉蒸排骨 鳳凰蘿卜 鳳爪
泡椒雞片 干煸肉絲 干煸鱔背 干煸鱔魚
干煸四季豆 干燒明蝦球 麻辣豆腐 水煮肉片
瓤甜椒 三七蒸雞 三絲魚翅 魚香茄子
山城棒棒雞 鱔魚雞蛋卷 生爆鹽煎肉 雙色玫瑰魚
水八塊 水煮牛肉 水煮魚 酥皮龍蝦
酸辣蹄筋 水滸肉 香辣蝦 網油魚包
蝦須牛肉 鮮花豆腐 五彩蟹盒 雪魔芋雞翅
豆豉魚 鹽煎肉 廣漢纏絲兔 四川臘肉
芹黃魚絲 雙仁浮皮 板栗紅燒肉 白汁菜心
蕪爆里脊 竹筍香菇湯 家常海參 籮粉魚頭豆腐湯
麻辣黃鱔 苦瓜釀肉 香蒜咖喱炒蟹 鵝黃肉
辣子雞丁 泡菜爆河蝦 川味糯米飯 吉利大蝦
雪菜捆三辣 醋辣白菜梗 香辣毛豆 冬瓜竹筍雞
錦繡時菜塔 糖醋泡菜 口袋豆腐 梓潼片粉
四川泡菜 水晶橘子 鑲碗 杜仲腰花
辣味炸雞翅 棒棒雞絲 雪花雞湯 三菌燉雞
小煎雞 紅棗煨肘 陳皮牛肉 成都玉林串串香
五柳鮮魚 豆瓣鯽魚 云長玉漿餃 鷹揚虎視
打老虎 海鮮拼盤 荷包豆腐 炒玉米
紅燒獅子頭 回鍋肉 拔絲香蕉 黃燜雞塊
成都泡椒墨魚仔 四川家常酸辣湯 北京水煮魚 成都素燴
芪燒活魚 泡菜鵝腸 干煸牛肉絲 瀘州魚頭火鍋
菜香源川菜館 火鞭牛肉 蔥辣魚條 陳麻婆豆腐
鹿茸牛肉卷 木瓜遼參 雞汁蝦卷 辣椒蟹
連理雙味魚 一品酥方 開水白菜 菠餃魷魚方
糖醋排骨 香腸油菜 宮保蝦球 荔枝魷魚卷
聚三鮮 原籠粉蒸 金錢芝麻蝦 回鍋魚片
炒雞什件 麻辣牛肉 煙熏排骨 川味蟹
百合牛肉 香辣炒蟹 泡椒蒸水魚 干燒魚翅
金錢口蘑湯 醋溜黃瓜 芪蒸鵪鶉 雞絲米粉
一品豆腐湯 川西肉豆腐 泡菜炒肉末 軟炸蝦糕
栗子白菜 貴妃雞翅 紅燒豬蹄 糖醋雞圓
紅燒蹄筋 腰果蝦球 手撕牛肉 龍眼甜燒白
朵頤辣子雞 川辣黃瓜 姜絲牛肉 百仁全鴨
鍋巴肉片 網油腰卷 炸班指 芹黃燒魚條
糖醋紅柿椒 魚香碎滑肉 玉竹心子 軟燒仔鲇
烤扁擔肉 醬爆鴨塊 生燒筋尾舌 甜椒肉絲
桂花核桃凍 清蒸鴨子 果仁徘骨 金鉤青菜心
炸花仁腰塊 十全炆補湯 脆皮桂魚 魚香牛肉絲
麻醬鳳尾 火爆腰花 辣汁泥腸 釀青椒
冬菜肉末 口蘑蒸雞 干燒魚 椒麻雞
羊耳雞塔 雞肉鹵味 熘兩色雞米 麻辣雞肫毛豆
三鮮鍋粑 四川泡大蒜 土豆燒排骨 干燒雞翅
泡椒墨魚仔 香辣蹄花 珍珠圓子 清湯燕菜
桃酥雞糕 杏仁銀肺湯 浦江蟹羹 炒豌豆夾
清蒸甲魚 連鍋湯 燉雞汁 香酥山藥
玻璃魷魚 合川肉片 糖粘羊尾 狀元鹵味
東坡春鳩膾 紅燒卷筒雞 豆渣豬頭 水煮鳳片
玫瑰鍋炸 猴頭蘑燴鳳片 油浸腰花 東坡蒸豬頭
東坡鳊魚 麻醬腰片 毛肚火鍋 砂鍋魷魚
紅燒牛掌 鮮椒嫩仔雞 雞雜 冷啖杯
混堂鍋魁 酸辣魚 油旋子鍋魁 麻辣豬肉干
川辣蟹 火熱香辣蟹 竹葉粉蒸果 麻辣肉片
繡球魚翅 雞包魚翅 干煸蓮藕 四件燜冬筍
氽雞卷 成都蛋湯 香酥鴨 青椒牛肉絲
紅燒咕嚕肉 猴蘑牛頭方 白汁牛肉 豆苗蝦仁
冬菜扣肉 椒鹽蹄膀 金錢雞塔 炸珍珠蝦
香辣粉蒸肉 菊花榨菜魚卷 火爆荔枝腰 鹽水肫花
油淋筍雞 豆苗炒雞片 沙參心肺湯 參麥團魚
銀杏蒸鴨 椒麻雞片 干煸香菇扁豆 四川風味土豆燒排骨
水煮鰱魚 泡椒黃辣丁 云尖爆牛柳 珍珠元子
酥皮雞餃 南排雜燴 叉燒魚 炸蒸肉
荷葉鳳脯 川味牛肉 果仁排骨 手撕雞
魚香腰花 豆豉魚 白汁魚肚 麻油雞
蒲江蟹羹 艄公號子魚 白油肉片 月母子雞
南薺燒鴨丁 捶雞 銀絲圓 生炒蒜苔肉
豆腐鯽魚 家常豆腐 鍋貼魚片 糊涂雞
蓉城鴛鴦卷 砂鍋雅魚 蜜汁山藥琢 鮮花白玉雞片
辣子脆腸 花匯兔丁 豆瓣肘子 酸菜火鍋
魚香味 巴國玉米糕 魚香豬干 豆瓣魚條
干燒雅魚 酸辣巖水豆花 熊掌豆腐 泡萊鯽魚
回味魚片 張涼粉水餃店 脆皮鍋魁 自貢水煮牛肉
醬爆牛肉 涼面餅子 泡椒乳鴿 沸騰魚
黎家竹筒飯 白炒三七花田雞 灌腸鴨 提絲發糕
泡菜肉末 芝麻肉絲 熗黃瓜條 魚香肉片
姜蔥螃蟹 羊肉湯鍋 炒面線 水晶南瓜
醬酥桃仁 雞豆花 滿堂水煮魚 麻醬筍尖
參蒸鱔段 蛋酥花仁 姜汁熱窩雞 辣香味鮮豆豉雙椒雞
生暴鹽煎肉 東坡肘子 鍋巴三鮮 折耳根炒臘肉
酥炸芝麻魚 杏仁豆腐 紹子烘蛋 冰花士干圈
軟炸雞肝 紅杞蒸雞 酸辣白菜 魚香油菜苔
干煸鱔魚絲 紅油抄手 涼粉鯽魚 蠶豆炒蝦仁
仲景羊肉湯 川魚頭火鍋 清蒸青鱔 清蒸江團
豆苗炒蝦片 蟲草鵪鶉 熗蓮白卷 碎末雞丁
首烏肝片 枸杞海參鴿蛋 龍眼咸燒白 石斛華生米
燈影苕片 重慶毛血旺 戀愛豆腐 爆炒腰花
小蔥燒財魚 醬爆肉 椒鹽八寶雞 鮮炒魚片
紅油抄手醬 甜辣回鍋肉 醬油嫩雞 鴨掌包
麻辣豬肝 原籠玉簪 干燒大蝦 紅椒爆鮮蝦
干煸鮮筍 魚香酥青豆 獨蒜燒蝦仁 香酥竹蓀魚
紅酒牛腩 魚香茄餅 手撕干魚仔 鮮貝雞卷
五柳黃花魚 大千子雞 姜蔥基圍蝦 酸辣鴨血旺
香蔥炒豌豆 干燒牛筋 干煸神仙蟹 姜汁鴨掌
荷葉排骨 大蒜鯰魚 姜汁仔雞 熗黃瓜
酸辣臊子蹄筋 雪花雞淖 鹽菜回鍋肉 滑肉燴鮮竹
粉皮白肉 紅燒牛腩 紅燒豬腦 桃杞雞卷
鹿鞭壯陽湯 玄宗鹿腎長龜湯 火爆肚頭 補血羊肉烏發湯
麻辣肉丁 蘿卜燉羊肉 豆瓣卿魚 牛膝蹄筋
栗杏燜雞 扁鵲調養湯 五柳魚絲 蔥辣魚
苕菜獅子頭 腐皮蝦包 茄汁魚卷 炒香舌片
五香脆皮雞 香椿白肉絲 辣白菜 大蒜鲇魚
干煽牛肉絲 黃燜鲇魚頭 川芎茶 泡菜魚
荷葉粉蒸雞 干煸雞丁 圍爐火鍋 蘆筍牛肉
雞蹄花 豆苗雞絲 冬瓜燕 清水白菜
紅杞活魚 響鈴海參 枸杞牛鞭湯 鍋貼雞片
芙蓉燕菜 烏發湯 白汁五柳魚 家常雞塊
紅燒熊掌 辣炒魷魚絲 碎米雞丁 沸騰羊肉
麻辣白菜 肥腸豆花 燴鴨四寶 一品熊掌
一品配方 姜汁熱味雞 麻油火雞腎 火爆雙脆
大蒜干貝 麻辣香水魚 太白鴨 潼川豆豉
白油豆腐 川味鮮溜雞丁 漁溪鲇魚 五花肉炒豆腐泡菜
荷包魷魚 荷花豆腐大蝦 鍋貼鴨方 臊子豆花
川味水煮肉片 宮燈魚絲 口味龍蝦仔 干鍋兔
酥盒回鍋肉 太極雙絲 酸菜牛肉丸子 魷魚三鮮
桂花紅燒肉 原籠牛肉 甜燒白 五味明蝦片
貴妃雞火鍋 南乳脆香雞 豉椒帶子豆腐 椒香孔雀鯧魚
主席紅燒肉 麻辣牛肉絲 金錢海參 干燒遼參
白果苦瓜 魚香芷排 彩帶魚頭 泡鳳爪
青椒茄泥 香辣鄉村小炒雞 川椒龍鳳球 蒸江團
酸辣湯 香煎韭菜盒 飄香豬脆骨 香辣鹵雞心
川味豆卷 川味餃子 川菜回鍋肉 樟茶雞
清湯圓子 花式麻辣小龍蝦 渾婆魚頭 南乳排叉
麻辣鱔片 泡椒河鰻 成都子雞 花椒魚片
八寶炒年糕 蝦肉粉果 五更腸旺 干煸冬筍
太極雙泥 魚香牛腩 菠餃魚肚 姜爆鴨絲
麻辣誘惑蛙 香辣盆盆蝦 麻辣田螺 魚香荷包蛋
蟲草鴨舌 椰蓉撻 蒟蒻涼拌 野生菌湯
蔥辣魚脯 白果燒雞 醬肉絲 燉牛掌
紅油耳片
自己找吧
15道經典川菜——喜歡吃的趕快看
1、【菜名】干燒魚
干燒魚的制作材料:
主料:草魚(或黃魚,鯉魚,鯽魚)
干燒魚的特色:
干燒魚是川菜風味較濃的一個菜,它顏色紅亮、味道咸鮮帶辣回甜,是魚類菜的佼佼者。
干燒魚的做法:
我們知道,在烹制魚類菜肴時,如豆瓣魚、紅燒魚等,魚成熟裝盤后,鍋中的湯汁要適量勾入水淀粉,使汁收調,淋在魚上,達到汁濃味厚的目的。而“干”燒魚則不同,魚燒熟裝盤后,鍋中的魚汁不用水淀粉收稠,而是把汁繼續熬煮,待水分將干,余油吐出時,離火,將汁澆在魚上,使魚的口味更加濃厚,這種方法稱“自然收稠”,這就是干燒魚與其他魚類菜肴烹制時的不同點。
制作干燒魚也并不難,首先所用原料不限,如草魚、黃魚、鯉魚、鯽魚都行。
做時,取750克1條的鯉魚,用刀刮去鱗,開膛,除五臟,摳去鰓,洗凈。用刀在魚身兩側剞十字花刀,深至魚骨,放少許鹽、黃酒腌上(便于入味)。如果不燒整魚,可斜刀切成約3.5厘米長的塊。
鍋中放油150克,燒七成熟時把魚下鍋(油溫要高,否則魚肉易炸碎,影響菜肴外形),煎炸至兩面淺黃色時撈出(炸的時間不宜過長)。
將鍋中余油燒熱,把肥豬肉25克切成比黃豆粒稍大的丁,下鍋稍炒,即放四川豆瓣辣醬25克(剁細)煸炒,待出香味時,放適量蔥姜蒜丁,稍炒,隨即烹入25克黃酒,放少許醬油,就可加湯(或熱水),放魚(湯沒過魚為宜),燒開,加15克白糖和適量鹽、味精。
川菜代表菜品有魚香肉絲、宮保雞丁、水煮肉片、夫妻肺片、麻婆豆腐等。
1、魚香肉絲
魚香肉絲是四川的一道特色名菜,該菜品以泡辣椒、子姜、大蒜、糖和醋炒制豬里脊肉絲而成,由民國時期的一位川菜大廚所創制,相傳靈感來自泡椒肉絲。魚香肉絲其咸鮮酸甜兼備,蔥姜蒜香濃郁,其味是調味品調制而成。
2、宮保雞丁
該菜式的起源與魯菜中的醬爆雞丁、貴州菜中的胡辣子雞丁有關,后被清朝山東巡撫、四川總督丁寶楨改良發揚,形成了一道新菜式——宮保雞丁,并流傳,此道菜也被歸納為北京宮廷菜。之后宮保雞丁也流傳到國外。
3、水煮肉片
水煮肉片是以豬里脊肉為主料的一道地方新創名菜,起源于自貢,發揚于西南,屬于川菜中著名的家常菜。水煮肉片肉味香辣,軟嫩,易嚼。吃時肉嫩菜鮮 ,湯紅油亮,麻辣味濃,最宜下飯,為家常美食之一;特色是“麻、辣、鮮、香”。
4、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是四川省成都市的一道傳統名菜,屬于川菜系。該菜品由郭朝華、張田政夫妻創制而成,其制作精細,色澤美觀,質嫩味鮮,麻辣濃香,非常適口。
5、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屬于川菜,此菜成菜麻、辣、鮮、香、燙、翠、嫩、酥,將川菜麻辣味型的特點展現的淋漓盡致,如今,麻婆豆腐遠渡重洋,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安家落戶,從一味家常小菜一躍而登上大雅之堂,成了國際名菜。
以上就是川菜菜譜大全做法的全部內容,川菜涼菜菜譜一:蒜泥白肉 原料: 豬坐臀肉500克,白糖5克,辣椒油25克,醋15克,蒜10克,雞精1克,醬油20克,芝麻油少許 做法: 1、將坐臀肉洗凈,放開水中焯一下,去除血污,蒜拍成泥; 2、。